新余学院二级学院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考评实施办法

来源: 时间:2018-09-30 发布人:admin
 

 

新余学院二级学院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考评实施办法

余学院发[2017]16号

 


    为了规范和完善二级学院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和运行,强化“教学中心”、“质量立校”意识,根据《新余学院章程》、《新余学院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纲要(试行)》(余学院发[2017]3号)、《关于校院两级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见(试行)》(余学院党发[2017]5号)等文件精神,制定本办法。
    一、二级学院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
    我校二级学院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总体架构,可概括为“12345”,即一个目标(以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),两个机制(二级学院检查评价机制和自我完善机制 ),三个系统(组织保障系统、规章制度系统、监控改进系统),四个要求(系统化、规范化、精细化、闭环式),五支队伍(学院质保工作委员会、教学科研管理科、教研室、教学督导组、学生信息员)。
   (一)组织保障系统  
二级学院教学质量保证工作,由五支队伍协作完成,共同组成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组织保障系统。这五支队伍包括:二级学院教学质量保证工作委员会、教学科研管理科、教研室、教学督导组、学生信息员。
    1.二级学院教学质量保证工作委员会,由院领导(正副院长、正副书记)、 教学科研管理科科长、教学督导组组长、教师代表、学生代表、院外代表组成。全面负责本学院教学质量保证工作的组织与实施。
    2.教学科研管理科。具体负责本学院质量保证日常工作、教学状态数据监测、与教学督导组的联络、对本学院学生信息员的工作指导和反馈问题跟踪处理、组织开展日常教学检查和专题调研等。
    3.教研室。教研室按照《新余学院教研室管理办法》开展教学和教研活动,把抓质量工作贯穿在教学工作的各环节及整个过程,从常规抓起,重视过程管理,不断提升教学质量。
    4.教学督导组。按照《新余学院教学督导工作条例》的有关规定和本学院的相关制度,成立二级学院教学督导组。其职责和任务是对所在学院教、学、管全过程进行检查、评价、咨询和指导,为学院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咨询建议与决策依据,促进优良教风、学风和育人环境的形成。
    5.学生信息员。在每个班级挑选一名学习好、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学生教学信息员,定期向教学科研管理科反馈“教师教学、教学管理、教学设施、学生学风”及实习实训情况等方面的情况信息,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建议或意见。同时,对于教学管理中的突发事件进行实时反馈,以便学院第一时间掌握情况,及时处理教学问题。 
   (二)规章制度系统
根据二级学院所承担的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职责,二级学院应在学校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的框架下,结合本学院的学科专业特点,制定出台一系列教学质量管理制度,规范本学院的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,形成具有本学院特色的质量文化。各学院应在履行教学工作职责时实行制度化管理,制订一系列制度,做到有章可循、依章办事。二级学院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中有以下一些具体职责:
    1、专业与课程建设。二级学院应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(一半以上为行业企业专家),在对社会人才需求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,做好专业论证,制定学院专业建设规划并实施。要制定学院课程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,同时要按照学校要求积极参与应用型课程、精品课程、MOOC等课程类项目的申报和建设工作。
    2、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管理。严格落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,不随意调整;教学备忘录填写规范,内容准确完整;课程安排无差错。
    3、日常教学运行。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得力,日常教学运行状况良好;教学管理制度规范、完备并严格执行。
    4、教学质量监控。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执行严格;自身教学质量管理制度规范、完备并严格执行;成立了教学督导组并有效开展工作;学生信息员反馈意见及时、客观;及时处理督导员及信息员反馈的各类教学信息;积极组织学生、同行、督导评教,评教率高;认真组织教师评学活动;认真开展教学质量测评调研。
    5、实验室建设与管理。有实验室建设规划和每学期实验教学计划;按时编排实验课;实验开出率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90%以上;实验室使用记录(含开放实验室运行记录)和实验仪器设备使用情况填写规范完整,实验报告书写、批改规范。
    6、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。积极建设示范性校外实习基地,并在基地开展毕业实习工作;能与企事业单位紧密合作开展实习实训,实习实训过程规范,指导到位,考核科学,效果较好;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。
    7、教学改革与研究。积极调动教师参与教学研究活动,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研究水平;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教学比赛、单项奖的评选,预赛组织得力,效果好;完成学校规定的听课评课任务,听课记录本填写符合学校要求;教研活动有计划有总结,每学期教研活动不少于6次,每次教研活动记录完整、规范;按学校要求组织教师参与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的申报、建设、结题工作。
    8、学风指导与管理。学生学习主动自觉,课堂纪律好,听课情绪饱满,认真完成作业,考风好,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考研。
    9、教风与师德建设。教师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,遵守教育部“红七条”,争做“四有”教师。发现教师违规能及时作出处理。
    10、教材管理。教材报订精品教材和新版教材,发放及时;积极组织教师参与教材的编写,重点加强应用型教材建设。
    11、教学档案管理。有关教学文件、过程管理记录、教师业务档案等管理有序规范完备。
    12、考试、试卷与学籍管理。注重考试方法改革,课程考核方式科学多样;试卷命题及阅卷符合学校规范要求;试卷归档符合要求;登统分及时准确无误;新老学生注册及时、准确;学籍表信息填写及时、准确;图片信息采集工作准确;转学、休学、复学、退学材料规范、齐全;教务系统中学籍异动信息更新及时;组织双学位、辅修专业招生宣传,并按要求完成教学工作。
    13、毕业设计(论文)与课程设计管理。教师指导学生人数比例适当,指导规范,过程材料完整;有50%以上毕业论文(设计)在实验、实习、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。
    14、“双创”教育和参与学科技能竞赛。认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活动,落实和完成学校布置的双创教育任务;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科技能竞赛活动,学生参与面广。
    15、本科教学状态数据采集与分析。定期采集教学状态数据,认真分析数据,作为调整教学改进工作的依据;按时向学校报送教学状态数据。
   (三)监控改进系统  
通过多条监控渠道,及时发现和反馈有关问题,跟踪处理,持续改进有关工作,不断提升教学质量。通过本学院日常性检查、三期(学期初、学期中、学期末)教学检查、教学质量专项检查评估、教学状态数据常态监控、督导员检查反馈、学生信息员信息反馈、教学异常情况报告、评教评学、专题调研、第三方专家意见、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意见、社会监督等多种途径,获得与教学质量相关的各种信息,经过分析、研究、决策,指挥、要求有关科室和人员迅速作出工作上的调整和改进,并跟踪了解和持续推进整改工作,从而形成反应灵敏、通畅高效的完整闭环的教学质量监控改进系统。 
   二、学校组织对二级学院教学质量保证工作的督导和考核评价
    1、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与督导中心、教务处,平时通过教学巡查、督导组检查督导、三期(期初、期中、期末)检查、专项检查评估、专题调研、第三方评价、学生反馈问题跟踪处理、社会反馈问题跟踪处理、教学事故处理等途径和方式,开展对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的过程监管与督导。
    2、学校编制《新余学院二级学院教学质量保证工作考评指标体系》,依据此指标体系对二级学院教学质量保证工作开展考核评价。考评工作由教学质量评估与督导中心、教务处组织实施。一般每年考核一次,与年度绩效考核配合进行。考评结果,直接作为二级学院领导班子年度绩效考核“教学质量监控”模块得分的依据。对考评排名前两位的学院的院长,给予1万元的奖金,对考评排名后两位的学院的院长,扣罚绩效工资2000元。
    3、本《办法》适应于本身有专业和学生的二级学院,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工程训练中心的质保体系建设和考评办法,另行制订。 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新余学院 2017年10月18日

附件:
新余学院二级学院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考评实施办法附件.doc